menu
如何變強 (中)

直銷團體與新興宗教

讀書有那麼認真就好了

不管你是在看電視、打電動、甚至只是坐在一旁划手機,家人注意到後總會冷不防碎碎念個幾句:

「如果你 讀書有那麼認真就好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煩人,卻又是不可反駁的事實,的確,如果我們讀書有像打電動一樣認真就好了。但是電動很好玩,讀書不好玩,我們打電動比讀書還認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能想辦法把讀書 變得跟打電動一樣有趣,那我們自然也會認真讀書啊!

但這目標本身就很矛盾,本來就不有趣的東西要怎麼吸引人呢?沒有誘因很難辦到吧?

錯!一點也不難,我們身邊到處可見這樣的人。信奉新興宗教有趣嗎?聽直銷大會有趣嗎?不有趣啊!但這些團體有沒有吸引到人?有啊!而且還不是 發文不查證的老人 世代而已,還吸引到一堆年輕學生呢!

而說穿了,這些組織靠的就是心理學技巧而已!

在本書第 36 ~ 37 頁,我用了幾個段落來諷刺這個心理學技巧:

持續兩星期看似簡單,實際上卻非常困難。在這段期間,你一定會遇到許多阻礙:惰性會嘗試中斷你每日的學習;咕嚕會在你耳邊叫你放棄魔戒;損友們會從地獄伸出手拉住你的翅膀;漫天的火光會阻止你向上繼續飛行;你就像是個墜地的墮天使,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重返天堂。

這段先告訴讀者:「你一定做不到啦!」

歷史一再不停地重演,你母親年輕時走過這條路;你主管犧牲了滿頭秀髮也逃不過這樣的命運;巷口賣炒飯的邱媽媽飯鍋下壓著的是一本泛黃的單字書;甚至你自己以前就經歷過這樣的感受,已經不知道失敗第幾次了,對你而言,這一切就像是命中註定一樣,幾乎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改變的未來。

接著舉其他人的例子:「他們都做不到了,你怎麼做得到呢?」
並誘導讀者回憶起:「你看吧,你以前就失敗過!」

也許在另一個宇宙的某個世界線中,你的確就這樣業力引爆輸給了惰性,成為另一個擁有滿腔熱血最後卻戰死學海的學習者。但是在這個世界線的你不必驚慌也不必惶恐,這次你不會再失敗了!因為你跟別人不一樣,因為你是特別的,因為你購買了這本書。

最後提出解決方法:「沒關係,我們的團體跟別人不一樣,我是特別的,只要你遵循我的方法,信我的宗教、加入我的團體或購買我的書,就不會遇到上述問題,遇到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

這就是直銷團體與新興宗教常用的手法,類似早期的 FUD 手法 一樣,已經發展出一套完整的 SOP 教戰手則:

先點出你煩惱的地方,告訴你你的環境很差、狀況很不好,然後拿你身邊的人做比喻,暗示他們也都不好,接著讓你回憶起以前失敗的經驗並感到恐懼,覺得對方說得很對,再這樣下去你會沒救。嚇唬完之後,接著就是要讓你相信他,要你加入他,他會提出一個解決方法,只要你選擇他的方法,剛剛那些事情都不會發生,你不再需要恐懼,同時他會告訴你你是特別的,你是值得的,讓你有歸屬感。等到你一腳踩進去後再跟你灌迷湯,告訴你你未來會多好,其他人會多羨慕你,不需要理會批評的人,批評的人都是不懂的,他們還沒領悟我們的好,只要你跟著我們就會成為最優秀的。

若你剛好在課業上遇到挫折、感情上遇到問題,陷入人生的低潮,就可能會在迷茫之下踏入這些心理學陷阱。

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

一旦被害者被洗腦完成,就自然而然會為該團體說話並慫恿他人加入,洗腦的過程看似困難,但其實非常非常簡單,因為人的天性對行為的影響力遠比想像中的嚴重。

舉例來說:你看了我寫的這本書,開始用我教你的方法讀書,當你身邊有人質疑這本書的作者,也就是質疑我的時候,你會嘗試提出證據支持我並反駁他,即使你根本就不認識我,也不知道我的為人。

這一部分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你被我的文字說服、信任我,但更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你的潛意識認為:「你使用了我的方法,你跟我是同一掛的,批評我也就等於批評你。」你真正在保護的並不是我,也不是我的這套方法,而是你自己!一旦我被質疑了,就等於我的讀書方法被質疑,也就等於正在使用這套讀書方法的你被質疑,而人性最基本的動作就是「保護自己」,所以我什麼都不用做,你也會出來袒護我。

就像是今天有 K、D 兩政黨,你投票給 K 黨候選人,當 D 黨出問題時你會像看到殺父仇人一樣罵得要死;但當 K 黨出問題時,你會保守地認為證據要更明確才能作判斷,並在網路上呼籲大家「不要再造謠了」。表面上是因為你支持 K 黨,但實際上這只是你不想「否定自己」過去的決定所產生的「自我保護」的機制而已,畢竟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同樣的道理,當某些商家被爆出 使用人工香精生產黑心油使用劣質油製作汗水豆花、或在衛生堪慮的環境販賣食品時,該品牌或商家的老客人一樣會忠心支持:「吃了幾十年都沒事。」「別間店還不是都這樣子。」旁人來看可能會覺得很莫名其妙,證據都已經擺在眼前為何還要嘴硬支持?但這其實就是這些老客戶的「自我保護」機制而已,他們並不是真的喜歡吃人工香精或是黑心油,而是不想「否定以前的自己」。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被害者加入某些團體後,任憑親友怎麼拉也拉不出來,這些團體僅需透過利益、關懷或洗腦將被害者與團體緊緊地綁住即可,一旦被害者認為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之後,被害人就自然會為團體發聲,因為這些被害人並不是在保護這些團體,而是在保護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從小信奉某個宗教後,長大了就很難改信另一個宗教,又或者從小接受黨國教育思想,長大後就很難接受民主思維一樣。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二戰後國民黨與共產黨強迫人民入黨,也都是為了相同的目的,當你成為共犯組織的一員,就自然會為為該團體發聲。

了解了這個人們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機制後,就能破解大多數團體的洗腦手段,拉拔你長大的是家人,陪伴你成長的是親友,你的大半輩子都跟這些團體都沒關係,為什麼別人講幾句話後你就要把自己跟這些團體綁在一起呢?你就是你,你不需要為了保護自己而保護者些團體,要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反而正是脫離這些團體。

有趣的是,當人們發現可以用 心理學 來解釋宗教行為時,部分宗教卻反而禁止成員接觸心理學,這種論點在各教派也引起了許多爭議,但我認為 這篇文章的觀點,也就是「並存模式」是最恰當的,心理學並不是宗教的敵人,而是能夠與其相輔相成的工具。

除了傳統宗教外,近年來出現越來越多 自稱「我就是神」的新興宗教、以及「要求拉人教」的 層壓式行銷老鼠會,這些組織也十分需要高度警覺。

洗腦常見手法

為什麼對方常說「現在沒有感覺沒關係,給自己兩個月試試看」?
先用心理學的 Foot-in-the-door 讓你加入,之後這兩個月就用其他心理學技巧(e.g. 重複曝光效應)幫你洗腦。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四點、第十點。

為什麼這些團體說的話都很準,幾乎都能說到我在意的事?
當然會很準,因為他們說的東西並不是你在意的事,而是「所有人都在意的事」,請參閱 巴納姆效應。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

為什麼團體領導者說的話感覺都很有權威性?
心理學上的 光環效應,當團體領導者被塑造成絕對的存在,則他說的話聽起來也會有絕對的權威性。就像北韓人民認為金正日說的話很有權威性,新加坡人民認為 李光耀說的話 很有權威性、涉世未深的學生認為教授說的話很有權威性一樣。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五點。

為什麼團體會注重成員間的稱呼?並給予會員階級?
路西法效應 給每位成員賦予角色,讓其不作出違反自己角色的事。同時用 米爾格倫實驗 用階級來製造成員的絕對服從,鞏固領導階級的權威。階級制也可讓團體成員有「努力的目標」,讓你為了提升階級而更盡心盡力為這個團體奉獻,其心理學原理與電玩的 成就系統 相同。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五點、第十一點。

為什麼團體成員需要穿一樣顏色的衣服、喊固定的口號?
應用心理學的 In-group favoritism 原理,這些顏色與口號可讓成員之間有共同的「元素」,凝聚成員向心力,將團體與成員綁得更緊。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十一點。

問:為什麼團體常舉辦演講分享?且強調許多有名人都屬於這團體?
灌你迷湯,讓你覺得「這個團體有名人背書」、「我加入這個團體也可以變這樣」。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名人很多根本不是團體成員,只是單純來演講,甚至有些名人是 被主辦單位騙來演講的。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九點、第十四點、第十六點。

為什麼團體常會說「你朋友王小明他也有參加這個喔!」
為了讓你降低戒心,但很多時候王小明也只是被他們這樣騷擾過..我是說「邀請過」而已,並沒有真的參與該團體。

為什麼團體常有群體活動,並有師兄師姐整天「陪伴」新人?
群體活動即為 從眾效應 的應用,並用 重複曝光效應 讓你對這個組織產生「責任感」,久而久之就會將自己與團體緊緊綁在一起。老手帶新手能確保新手無法逃避,並加強角色限制。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十四點、第十五點。

為什麼團體會舉行類似「真心話」的活動,讓大家哭成一團?
要加深一個人對某事件的體驗,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在當下產生大幅的情緒改變。 「在大庭廣眾下哭泣」是人類羞恥的行為之一,我們只會在最親密的人面前哭泣。這些團體刻意舉辦活動,讓你在組織內分享最真心的故事並在成員面前哭泣,有了這個「真心話」經驗後,你的內心就會自動將這些成員視為「親密的人」,一旦你內心接受了這種設定,就更容易接受他們後續的洗腦動作了。

為什麼我生活中所有的成功都是「該團體的功勞」,我生活中所有的失敗都是「還不夠投入該團體」?
為了將你生活中所有事物牢牢地跟與該團體綁在一起,讓你認為你與該團體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團體成員在引薦你加入時都會說「自從我加入之後,得到很多改變!」
但事實上這些「我加入後得到的成功」或「別人沒加入所以失敗」都跟該團體沒關係!而是心理學的 Attribution bias 在作用而已。這種手法與 無意義的統計 十分相似,每件事情的成功與失敗都有上百上千種因素,怎麼可能全歸功於一個原因呢?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十六點。

為什麼團體會要求我介紹其他人加入?
層壓式推銷 的原理,團體成員越多組織越壯大,團體成員越多越可能出現「有成就的人」,這些人可成為組織招牌吸引更多人加入,該團體可獲得的利益就越多。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十四點。

團體要求我介紹別人加入,且沒收取任何利益?
這些團體就跟所有的服務、品牌、遊戲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使用者(成員)數量,他們會想盡任何辦法壯大組織,等到使用者多了,Business Model 也就自然能夠成形了。因此不能因為該團體目前沒有跟你收取利益就鬆懈,依然有可能是潛在的吸金或邪教等非法組織,請務必睜大眼睛。

為什麼團體常用特殊名稱稱呼成員或是販賣的商品?
為了強調「我們的成員是優秀的」或是「我們的商品是先進的」,團體常會用一些聽起來很酷、很屌、很優秀、很高科技的名詞來稱呼團體成員或商品,例如精英、專家、達人、電商、被動收入、金錢流、賣App、賣網域、能源基金、生物科技產業、綠能產業等等。聽起來要夠厲害、夠尖端,才能讓成員感到自己高級、有前途、與眾不同,團體才更容易吸引人。事實上這些名詞就跟 「女朋友菜單」 一樣,專門騙白癡而已。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三點,同時符合 警政署吸金常見犯罪手法

為什麼質疑團體的成員會被強制退出?
因為這些團體需要的是「好騙的」成員,而不是「聰明的」成員。如果團體內成員太聰明,不僅難洗腦,且會有成員集體覺醒的風險。他們會告訴你留在這團體內的才是「聰明人」,但真正的「聰明人」根本不可能進入這個團體。這種「事先過濾聰明人」的手法也 常被詐騙集團使用,如果你不好騙,那詐騙集團也懶得花時間在你身上。台灣人每次提到詐騙集團就恨的牙癢癢,但卻一堆人加入這種跟詐騙集團手法沒兩樣的組織,SMH

為什麼這些團體對網路或外來資訊有所限制?限制手機使用時機、限制不能上某些網站?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立場不穩,不希望你接觸到外界的真相。正所謂真理會越辯越明,如果他們真的對自己的組織這麼有信心,為何不敢讓外界成員檢視呢?符合 邪教檢查表 第七點。

為什麼團體成員常在臉書等社交網站上展示團體的偉大?照片都是名車、高級料理、與知名人士合照?
為了讓你羨慕、讓你心動,讓你覺得你加入後也能跟她一樣,但基本上都是 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而已。

要怎麼拒絕這類團體?
明確告訴他們你沒興趣,你並不好騙,若你加入了對他們都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有潛在風險。或者直接 叫他們買這本書自己看

為什麼團體成員會主動否定他人幫助?要怎麼幫親友脫離該團體?
當團體成員已經接受這個團體的思想後,其他外界的批評反而會造成他的 認知失調 而自動開啟 心理防衛機制 迴避。這些被害人之所以否定他人幫助並不是在保護這些團體,而是在保護自己!請參考 親友參加疑似邪教的協助指南(翻譯整理:李怡志)

要怎麼知道我現在參加的團體有沒有問題?
請參照以下步驟:
  1. (重要!)是否符合 層壓式吸金 性質。
  2. 是否與 邪教檢查表 有相似之處。
  3. 上網搜尋該團體是否 起過爭議,後來是怎麼解決的,務必事先查清楚以保障自身權益。
  4. 若自身有受到損害,請將資料蒐集、備份、保全,並 聯絡律師與警察。
  5. 「警察叔叔,就是這個人!」

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

大家總認為邪教或層壓式吸金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但這種事情卻天天都在發生。

靈媒 瑪麗亞‧杜瓦 詐騙案,結合了偽宗教與心理學,持續了好幾十年最後才由 CNN 以專題報導方式揭露;前納斯達克主席 伯納·馬多夫 家戶喻曉的 馬多夫詐騙案,其本質就是標準的 龐氏騙局,全世界各大銀行與企業損失了 500 億美元以上,這些銀行業者與企業管理者都是世界頂尖的人才,他們都會被騙了,你呢?

除了龐氏騙局外,新興宗教也不惶多讓。在美國有 人民聖殿教 與造成 900 餘人死亡的 瓊斯鎮事件;在日本有 奧姆真理教 與造成 13 人死亡,超過 6,300 人輕重傷的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在韓國也有喧騰一時的 攝理教 性侵事件;在台灣這類新聞更是天天都在上演:

1998 年,在全世界獲得多個獎項的台灣動畫 《魔法阿媽》成為台北金馬獎遺珠,原因竟然是因為 評審認為它怪力亂神、推廣迷信。如今 20 年過去了,台灣動畫界沒再出現過《魔法阿媽》等級的作品,而真正怪力亂神、推廣迷信的組織卻反而在現實生活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令人不勝唏噓。

大一時,我曾在校園被兩個交大研究生搭訕,他們自稱來自「大夢麗」社團,是個橫跨全台各大專院校的聯合社團,成立目的是要讓社會找回失去的溫暖,社團會定期舉辦活動讓成員互相交流等等,兩張嘴 講得天花亂墜,而他們運用的其實就是上述心理學技巧而已,當然也少不了網路上的宣傳與行銷:

哇塞!這個大夢麗社有全台各地大專院校學生參與、辦過好多場全國性的活動、上過無數媒體公關、甚至連國家級的衛福部都大力推薦,這肯定是個十分優質的團體,看得都想加入了對吧?

抱歉,你晚了好幾步,大夢麗社已經消失了,而它出現在媒體上的最後一則新聞長這樣:韓籍牧師 性侵 15 歲女 81 次

我本身有認識以前在大夢麗社的同學,在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因為這個社團而「獲得改變」的人的心得,對這些人而言,他們盡心盡力投入這個社團,這個社團對他們是有幫助的,他們也相信自己能透過這社團幫助別人。甚至退一萬步來講, 「也許」這個團體最原本的立意真的是良善的,但是沒有人是聖人,而這些團體錯誤的「制度」就會讓人有機可趁。

舉例來說,假設你進入了一個團體高層,由於制度或信仰的關係,你講什麼話團員都無條件接受,團體內大家都敬愛你崇拜你,此時你發現團員有個生意人很有錢,他也願意為團體付出他的金錢,只要你編出一個理由就可從他身上騙取好幾年都賺不到的錢,你會怎麼做?又或者團體內有個年輕漂亮身材好的正妹,她百分之百聽信你說的任何話,你叫她做什麼她一定會做,這樣你還把持得住嗎?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
- 約翰·達爾伯格-阿克頓

不論是西方國家實行的 三權分立 也好,中國最有名的 蘿莉控 所提出的 五權分立 也罷,一個國家之所以要將權力分散就是為了避免錯誤的人掌握到完全的權力權力不僅使人腐化,還會讓人變得很可怕!

除了權力要分散外,「我就是神、我就是活佛」也是某些團體令人詬病的地方,唯一真神就代表唯一服從。現實生活中講求絕對服從的組織叫做軍隊,在這種絕對服從機制下,世界各國軍隊三不五時就傳出虐兵、營區土皇帝等醜聞,不管是在怎樣的組織, 只要權衡機制不足就一定會產生問題連有法律管束的組織都會發生這種事了,更何況怪力亂神的私人團體?

所以說,無論你目前參與的團體外表有多美好,都請務必再三對照 邪教檢查表、詳閱法務部調查局的 吸金集團慣用伎倆、嚴格檢視該團體架構是否透明、各單位是否能相互制衡、是否存在不可否定的「唯一真神」。

最後,希望讀者有空能瀏覽 這串清大 BBS 上的「大夢麗社」戰文如果某些團體行銷手段跟大夢麗社類似、被外人批評的點也都相同,那麼它們成為下一個大夢麗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洗腦的歷史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人們都希望藉由他人尋求喘息出口,這讓新興宗教與靈修團體有機可趁,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連教育部都要拍影片來提醒民眾,但依然有許多人傻傻地誤入歧途。

宗教應該要使人為善,以奉獻自己幫助他人為目的,像是 來自瑞士的葛玉霞修女來自美國的施予仁神父 或是對台灣貢獻無數的 馬偕牧師 都是經典的例子。

反觀 某些新興宗教或靈修團體,一方面說師父是上帝佛祖轉世,信奉師父就會改變人生,但真正要這些團體「奉獻大眾」時,卻又藏東藏西,一下說活動不可以錄音、錄影,一下又說要加入團體後才能感受到師父的神力。

YO!這位BROTHER,如果你的師父真的成佛了並來世幫助眾生,那麼為什麼不公開所有能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獲得心靈慰藉的技巧?二十一世紀網路科技會進步神速就是因為 Open Source 啊!把好東西分享出來會讓全人類都受益,你的信仰這麼厲害就分享出來讓大家都能學習啊!普渡眾生不是一大功德嗎?為什麼還要限制團體成員呢?

更甚者,為什麼有些團體還規定成員需要定期繳錢呢?美其名為「護持金」「坐墊費」,但其實不就是在收月費而已嗎?不要說是為了維持運作,這根本不成理由,台灣傳統寺廟靠著信眾樂捐香油錢不也 世世代代傳了下來?每當要整修寺廟時眾男信女不也搶著捐款?反觀某些收月費的宗教是對自己的信徒沒信心?還是對自己的立場沒信心?

為什麼有些宗教的信徒們宣稱 信仰可以治病,卻又 不讓憂鬱症、癌症患者加入,這些患者才是最需要宗教信仰當心靈支柱的啊!西方教會的牧師們搶著到監獄裡佈道,因為他們的上帝連凶惡罪犯的心靈都可以洗滌;而另一方面,號稱成佛的師父卻拒絕脆弱的病人,這種行為是對自己的信徒沒信心?還是對自己的立場沒信心?

一個藥品若誇大療效會因為廣告不實而受罰,然而,多少宗教信徒號稱自己的信仰能治療病痛、治療癌症,這些神蹟難道就不是不實廣告嗎?若有人因此受害又要如何懲罰?一個藥品一百個人吃,只有一人有療效,這藥品你敢吃嗎?相對之下,一個宗教上萬人信仰卻只發生過幾次不可求證的神蹟,大家反而趨之若鶩,這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自由,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 自羅蘭夫人

每個人都有宗教自由,但是為什麼有些宗教會暗示信徒要拉人入教當下線?為什麼有些信徒每個月還要固定上繳月費?為什麼有些團體一天到晚舉辦大會分享見證神蹟?你參加的到底是宗教,還是一個感恩紅寶石主任、讚嘆藍鑽級主任的 層壓式推銷 會場?你到底是在 拉下線,還是在 秀下線

最後,這邊引述 九把刀對於直銷的一段話

為了讓你成為他的下線,直銷公司向你推薦的重點絕對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所謂「成功的概念」,因為銷售商品本身不是壯大組織的主要方法,成功的迷幻夢境才是。

我只補充一點,上述這段把「直銷」改成「新興宗教」也說得通。我沒有污辱宗教的意思,我很尊重宗教與信仰自由。反觀,若一個宗教把自己搞得像是直銷團體,那才真的叫做污辱宗教!

最後的最後,推薦幾本書給大家:

對這類主題有更深入興趣的話,也可去閱讀 NLP 相關書籍。有趣的是,許多 NLP 書的作者本身就是以開授 NLP 課程為生,故他可以叫學員去買書並留下高評價留言,吸引更多讀者購買,而作者在書中又應用各種 NLP 技巧,讓讀者看完書後會想去聽他上課,進而獲得更多學員。也就是說,這些 NLP 專家用 NLP 技巧寫出介紹 NLP 的書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教人 NLP,而是要用這些 NLP 技巧吸引更多學員去上他的 NLP 課程。

許多事不能只看表面,請各位讀者在接觸各種資訊時,都務必用心思考,一層層剝開其最深處暗藏的目的,因為,魔鬼永遠藏在細節裡

宗教的本質

宗教在人類的歷史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腳色,它為人們帶來的安詳、也為人們帶來了迫害,許多戰爭、文化與科技的發展都和宗教息息相關。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都在思考,宗教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到今天依然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我想在這邊提供給讀者一些值得思考的觀點。

2014 年全世界最火紅的網路直播遊戲,叫做 Twitch Plays Pokémon,外表看起來只是在直播任天堂的精靈寶可夢遊戲,實際上是全球數十萬位玩家同時在 Twitch 直播平台的聊天室上,透過在聊天室輸入指令來引導主角前進,也就是說,同時間有幾萬人一起在操作一款遊戲。可想而知,整個過程非常混亂,遊戲玩起來大概像 這個樣子,相當辛苦卻也因此更為有趣,編織成了一個 壯闊又感人的冒險故事

在數萬人同時下指令的狀況下,平常簡單的一個動作在 Twitch Plays Pokémon 內都變得非常困難,抓寶可夢、打道館就不用說了,光是砍一顆樹就得砍個好幾個小時,從一個城鎮移動到下一個城鎮也得花上現實生活的一兩天,即使玩家們在 Reddit4chan 上擬訂好完美的戰略,回到 Twitch 上執行後,還是抵不過萬人同時操作帶來的混亂,甚至造成主力寶可夢被意外放生,遊戲差點卡關的情形。

在這樣混亂的過程中,玩家開始將遊戲中發生的各種意外事件與相關物品或寶可夢作為連結,開始了一連串的崇拜主義,例如主角常觸碰的菊石獸化石被視為 God Helix,成為大部分玩家崇拜的真神,當玩家不小心將 God Helix 存入遊戲中的電腦後,進度就嚴重卡關面臨各種不順利,將 God Helix 領取出來帶在身上後,進度又開始變得順暢,這更加深了大家對 God Helix 的信仰,後期甚至齊心將其帶至紅蓮島復活,並成為最終戰勝四天王與宿敵的主力。

而屢次在關鍵時刻擊敗對手的比雕則被視為 God Helix 的使者,被稱為 Bird Jesus;在遊戲中與菊石獸二選一的化石盔則被視為 所有萬惡的根源;在新加入的伊布意外進化成火精靈後,大家為了空出隊伍位置欲將伊布存進遊戲中的電腦裡,卻在混亂中 放生了主力寶可夢,這個事件也導致火精靈被冠上了 False Prophet 的惡名,最後在 Twitch 聊天室充滿 "Retribution!" 的憤怒吶喊下,火精靈被數萬名玩家齊力放生。除此之外,負責看守萬惡電腦的 The Keeper、造成十多隻寶可夢犧牲的 Bloody Sunday 等事件,也都帶有濃濃的宗教色彩。

Twitch Plays Pokémon 打從一開始就是個 Internet Social Experiment (網路社會學實驗),整個遊戲過程就像是一個原始社會的發展,主角就像是一個國家組織,數萬名玩家就是這個國家的人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關係、有的人想破關、有的人想多抓幾隻寶可夢、有的人則只是想破壞大家進度。縱使大部分人都想使國家變得更強,但太多的亂數與運氣導致各種事件的發生,這些亂數超出了人們的控制,人們為了解釋這些事情,便開始將這些事件互相做結合,進而產生了宗教系統,跟隨善良的神,國家就會得到發展,所有對國家有貢獻的人都是善良神的使者;反之,一旦有悲劇事件發生,肯定是邪惡的神造成的,而任何對國家帶來負面影響的人事物也都會被視為邪惡神的信徒。

Twitch Plays Pokémon 對於政治、宗教與團隊合作帶來了許多有趣的思考觀點,國外有許多值得一讀的討論文章:

在 Twitch Plays Pokémon 裡面,許多玩家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創造這些宗教,但綜觀人類歷史,在科學方法尚未成為主流之前,無論是歐洲、美洲、亞洲還是非洲文明;無論是白種人、黃種人、印地安人、還是 愛裝熟的黑人,當人們遇到毀滅、挫折、沮喪、無法控制的事物時,就會將這些事件互相結合,嘗試創造出能夠說服自己的解釋,進而產生一套信仰,信仰的人數多了,就成為了一個宗教。當人們盡心盡力奉獻給善良的神卻還是遭遇禍害時,人們就開始將責任歸怪於邪惡的神,任何不符合利益的人就被打壓成邪惡神的信徒,於是造成了 各種迫害、甚至引發戰爭。

有趣的是,即使完全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也常常用這套方式思考。例如某個球隊輸球了,網路上會掀起一連串「抓戰犯」的浪潮,從球員、教練到管理階層都不會被放過;另一方面,某些政治人物、善心人士或是有特殊功績的人,也會被媒體或網友無限造神,好像只要他說的話他做的事就一定是正確的,這些「造神」與「抓戰犯」的動作,不也都隱喻著部份宗教行為嗎?

宗教的本質之所以這麼難定義,正是因為它結合了種種人類的天性,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但在看完這些例子後,如果能試著讓自己客觀一點、試著減少自己的 Attribution bias,或許就能在信奉宗教的同時看見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學習態度與方法

如何提升創意

大家都在談年輕人要有創意、要學會創新,但「創意」是個很抽象的概念,不是像 醬油用完了所以我跑去添購 這麼簡單,創意跟醬油不一樣,不是有錢就可以買的到,它需足夠的背景知識與長時間的蘊釀。

尋找創意的過程就跟尋找碩士論文題目一模一樣,碩士論文題目難不難找?非常難找啊!發展創意也是一樣,找論文題目時你只是在跟其他高等教育人士競爭,但找創意時你卻是在跟全世界所有人競爭,你現在想得到的點子大家早就想過好幾遍了,你不可能突然憑空想出一個沒人想過的東西。

找碩士論文題目之前,我們必須先對研究領域做大量的 survey,閱讀數十篇相關論文獲得充分的背景知識後,再從中找出能夠突破的點往下延伸;有時候,你的研究領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沒辦法找到可行的題目,此時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跨領域思考,用你專業領域的知識來解決其他領域遇到的問題。

而發展創意也是一樣,我認為提升創意有三個重點:

  1. 多觀察、多模仿
  2. 多思考、多聯想
  3. 尊重原創
多觀察、多模仿

盡可能多觀察週遭事物與知識,這是發展創意最基本的步驟,透過觀察能有效累積你的背景知識,背景知識能越深入當然越好,但許多專業領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深入的;相較之下,背景知識要盡可能廣,領域越廣才能夠做越多「跨領域」的創意連結

除了觀察以外,模仿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畢竟觀察只能看到表面,有些東西你沒有親手去實作過不會理解裏頭的博大精深,實際模仿除了能發現更多東西外,也能讓你對此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多思考、多聯想

發展創意的過程就像打電動時做 Crafting (合成) 一樣,以 《Minecraft》 這款遊戲為例:一根木棒上方放一塊煤炭可以合成一根火把、一根木棒上面放兩顆鑽石可以合成一把鑽石劍;在遊戲中,拿各種材料做組合就能合成出新的物品。

發展創意的過程也是一樣,你從之前累積的背景知識中挑出多種元素,在腦海中進行合成,這個合成的動作就是「聯想」。在打電動時,我們可以上網查詢遊戲的合成配方;但在做創意聯想時,每個人拆解知識的方式不同、每個人合成知識的方式也不同,沒有一個套路可以保證產出新的創意,唯一確定的是,多一次思考、多一次聯想,就多一次產生創意的機會

舉例來說,我曾在 時間管理進階 章節提到:

以軟體工程為例,這幾年很流行所謂的 敏捷開發模式(Agile Scrum),這類開發流程能夠大幅提升產品開發效率。如果你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主管,平常指導團隊用 Scrum 開發產品,對這樣的開發流程很熟悉。那麼請你試著想想,能不能將這一套方式經過適當修改後套用在「個人時間管理」上?又例如我們常用 Divide and Conquer 來解決工程上遇到的問題,那麼下次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是否能用類似的概念來應對呢?

這邊提到的 Agile 是軟體工程開發的方法,Divide and Conquer 則是一種演算法,表面上跟「時間管理」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將其精神萃取出來做「跨領域」的創意連結後,就可能產生出一種新穎的時間管理方法。

尊重原創

上述我們提到要「多模仿」,但模仿的目的是為了發現更多隱藏其中的知識,而不是要你抄襲。事實上,若要提升創意,學會尊重原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些看不見的精神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我們在模仿之後務必要給予原作 CreditAcknowledgmentAttribution

「音符不過就那麼幾個,做出來的音樂當然像」
「音符只有七個?那 DNA 鹼基只有四個,你怎麼不說你長得像豬」 - 網路熱門流行語

「尊重原創」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尊重別人的創意」。如果你不在乎別人「原創的價值」,隨意瓢竊使用並當成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你會認為這些創意不重要,間接箝制了自己發展創意的能力

一件事有錯在先,無論時間如何拉長、做再多的解釋,如果不徹底改正的話,永遠都不會變成對的事,緊抓著那個龐大的商業利益,而不願意真正放下,讓自己重頭來過的話,最後只不過會將自己所主演的這部勵志感人的戲碼,最後演變成可笑且令人不齒的鬧劇。- 「海賊王驚點語錄」事件有感 (sleepersaga 的小屋)

當年那個身陷抄襲風暴後第一時間 關閉粉絲團 的作家,現在在寫專欄評論網路紅人:「不想再靠欺騙賺錢!但把帳號通通關閉,事情就解決了?」;當年那個身陷抄襲風暴後 在粉絲團大打迷糊仗搞一言堂、嗆粉絲「刪文並不可恥,是被刪文的人才可恥」的作家,現在在寫文章教導別人:「當負面口碑傳出、不斷延燒,你如何全身而退?」

最近台灣 有一家麵店因為山寨日本名店 而被全民砲轟,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砲火,我建議店家應該先宣布永久停業,等到風頭過了再改個店名重新出發; 反正對健忘的台灣人而言,一個宣布永久關閉的粉絲團只要改名再重新出發就沒事了,餐廳應該也適用,可以參考看看。

上述只是舉幾個網路上比較有名的事件,事實上肯定有更多更多 抄很大、抄不用錢 的例子在你我的生活中,甚至連藝人都曾公開講出:「抄襲沒什麼,看你敢不敢,做出來好不好罷了」

而使用者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使用者對於抄襲的反應除了會影響自己發想創意的能力外,更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創作風氣。

真正的台灣之恥,就是這種連香港自家人都唾棄的抄襲遊戲抄襲公司,來到台灣卻受到無知鄉愿者的鼓勵與歡迎,這種集體面對錯誤的事情依然力挺到底的無恥價值觀,才是我們台灣真正的恥辱。- Re: [問卦] 刀塔傳奇為什麼可以這麼明目張膽的抄襲

一個國家對著作權保護越完善,就會激發越多人發展創新想法;一個社會對於抄襲越容忍,就越難產出創新的產品。人是經驗法則的動物,我們的行為會改變我們的想法,我們可以想盡理由替抄襲者辯護,但這些話語最終都會一刀一刀插回自己身上。

發展創意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資源,反觀抄襲幾乎不需動腦,當人們發現抄襲者可以獲得同等甚至比原創者還要多的利益時,自然就不會想花時間去激發創意,「反正原創沒有用,有問題的話抄一抄就好了」,這種集體不尊重原創的態度會讓產業陷入惡性循環,而最終受害的還是使用者們

而唯一能將台灣帶離這個困境的人,不是廠商、不是法官、也不是政府,而是你與我。我們的每次消費、每則留言、每個行為都在協助這個社會「帶風向」,我們可以繼續把金錢投入那些 抄來抄去的手機遊戲、繼續幫那些 盜取他人作品的粉絲專頁按讚;我們也可以選擇去支持原創,鼓勵那些願意花時間激發創意的創作者們。我們的每一次消費、每一個行為,都在塑造著未來這個社會的面貌。

Every time you spend money, you're casting a vote for the kind of world you want. - Anna Lappé

以上三個提升創意的重點希望讀者能熟記,接下來就舉幾個發展創意的例子:

範例一:慢跑歌單
  • 背景知識:慢跑時聽音樂可以分散跑者注意力並激勵跑者。
  • 背景知識:網路上有許多慢跑歌單,但直接使用又缺乏個人特色。
  • 背景知識:慢跑從開始到結束可以看成一種時間流的概念(Stream)。
  • 背景知識:我們的人生從出生到現在也可以看成一種時間流。
  • 創意聯想慢跑的歌單依照「從你出生到現在每個時期常聽的歌」來放置,前幾首先放你小時候跟著父母聽的台語歌、接著放你國中時追星的中文偶像曲、然後放你高中時聽的西洋搖滾樂、最後放你大學時整天宅在寢室聽的動漫肥宅歌。小時候好好的怎麼長大變這樣..唉..幫你父母 QQ
範例二:問路做善事
  • 背景知識:想做點能讓人開心的小事。
  • 背景知識:誇獎熟人只需動嘴就能讓人開心,但誇獎路人卻會造成對方困擾。
  • 背景知識:當人們幫助別人時會感到開心,獲得成就感。
  • 背景知識:摔角等娛樂會故意讓對手有表現機會。
  • 創意聯想故意詢問路人附近某個很明顯的地點怎麼走,讓對方能迅速且正確地替你解答,對雙方來說這都是一件小事,但對方會因為成功幫助你解決問題而感到開心。但是請切記: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若長相猥瑣切勿隨意與路人搭話,警察叔叔 就在你身邊。
範例三:加班有益身心收入
  • 背景知識:台灣勞工工時長、薪水低,需要方法提升收入。
  • 背景知識:台灣勞工工時長、壓力大,需要休閒活動增進身心健康。
  • 背景知識:台灣勞工時間是有限的,同一段時間拿來工作就不能從事休閒活動。
  • 背景知識:台灣勞工什麼不會,就最會加班。
  • 創意聯想商總:「加班對勞工身心收入有幫助。」
    這個創意不是我發想的,所有的原創精神都歸於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但這一個簡單的發想卻一口氣解決了台灣勞工所面臨的所有問題,真是不可思議!果然台灣還是存在許多人才,建議此創意應該 跟無薪假一起去提名諾貝爾獎

先學習規則

2001 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美麗境界》,記錄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 約翰·奈許 的一生成就。約翰·奈許在數學領域有著極大的貢獻,其提出了著名的 奈許均衡點,奈許均衡的概念可套用在許多 現實例子在「賽局理論」中有著重要地位,因此被廣泛運用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演化生物學、人工智慧、會計學、政策和軍事理論等方面。

而這所謂的 「賽局理論」 又是什麼樣的東西呢?

賽局理論被認為是 20 世紀經濟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目前在生物學、經濟學、國際關係、計算機科學、政治學、軍事戰略和其他很多學科都有廣泛的應用。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勵結構(遊戲或者博弈)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 Wikipedia
參加鬥爭或競爭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標或利益。為了達到各自的目標和利益,各方必須考慮對手的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並力圖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或最為合理的方案。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下棋,打牌等。賽局理論就是研究博弈行為中鬥爭各方是否存在著最合理的行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這個合理的行為方案的數學理論和方法。 - Wikipedia

賽局理論的核心精神就是尋找能讓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而策略是建立在既有的規則之上。賽局理論的應用領域之所以這麼廣泛就是因為幾乎所有事物都有規則。早在人類還沒出現前,自然界就已經存在著無數的規則:各種力學、電學、光學、磁場、波動、輻射、能量轉換、物質的三態變化等等你從小到大學過的自然、物理、生物、化學都記載著這個世界的規則,人類就依照這些規則生活在這世上。

你知道地上的水隔天會被太陽蒸發、你知道把冰塊放入飲料中可降低溫度、你知道打雷的時候要避開空曠的地方,因為這些都是自然界的規則。事實上,有些自然界的規則太過巧合,甚至讓某些科學家產生了「數學是發明還是發現?」這樣的疑問。

自然界是如此,人類社會也一樣。人類不喜歡混亂,所以會建立規則要求大家遵守,讓社會更穩定、讓做事更有效率。

  • 學校有學校的規則;
  • 公司有公司的規則;
  • 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
  • 電器說明書記載著使用規則;
  • 多益考試的報名方法有既定的規則;
  • 各種程式語言有不同 Syntax, Semantics 規則;
  • 電玩遊戲如世紀帝國、星海爭霸、英雄聯盟都有一定的規則;
  • 打籃球不能因為對手太弱就 4 打 5,也不能因為對手太強就 6 打 5,場上人數有一定的規則;
  • 甚至連 小茂要叫小智叔叔、小智要叫大木博士爸爸,這類叔叔伯伯阿姨姑姑的叫法都有規則;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玩桌遊時,第一句話就是「我沒玩過這個耶,可以先教我規則嗎?」因為了解規則是最基本的需求。

  • 一個從《英雄聯盟》跳槽到《DOTA 2》的玩家,若不懂得 補刀自己陣營的小兵,則在無形中吃了許多悶虧;
  • 一個從《決勝時刻》跳槽到《絕對武力:全球攻勢》的玩家,若不懂隨時喊聲 "Cyka Blyat" 來激勵俄羅斯隊友士氣,則獲勝機率更是岌岌可危;
  • 一個欲參與「寶可夢大師追夢全攻略」的玩家,若沒有 善用遊戲規則,可能也無法順利獲獎。

即便是兩個相似的遊戲,只要遊戲規則稍微不同就可能產生極大差異,更何況是複雜的現實生活。我們常在新聞上看見鑽法律漏洞的企業、境外逃漏稅的財團、或是犯重罪卻只受到輕微懲罰的罪犯。人民都很生氣,但這就是這個國家現有的法律規則,懂得這些規則的人就能找到漏洞鑽

許多媒體將批判焦點放在司法人員身上,司法改革固然重要,但監督 有圖利嫌疑的新法、修正 跟不上時代的的法條、不要再產生下一個 鳥籠法案,也是十分需要人民注意的事情。畢竟,法律條文就是法治社會的遊戲規則,若遊戲規則不完備,不公不義的事情只會一再發生。

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idiom

正因為我們的世界是由各種規則所構成的,當學習一個新的事物時,第一件事情就是熟習該事物的「規則」,你理解這些規則的能力越快,你學習新東西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旦掌握了規則,你就能從中發展出許多策略,將自己的學習效率最大化。

原梗來源

原梗來源(本頁)

說明 本頁大部分有梗的文字皆有附上連結,該連結即為原梗來源,下方僅針對不足處補充。
原梗來源 -
「洗腦的歷史」章節 We need to go deeper 圖片
原梗來源 《全面啟動》We Need To Go Deeper